一呼、一吸,對正常人來說,也許是世間再簡單不過的事情。可當腫瘤肆意瘋長,堵塞或壓迫引起氣管狹窄時,呼吸這件再正常不過的事情,就變成一種奢望。




上面這位患者來自巴基斯坦,雙肺多發轉移病灶,經過化療、靶向藥治療后仍有部分轉移。由于病灶較大,擠壓并粘連雙側支氣管、左心房、雙下肺靜脈、胸主動脈、食管,以至于該患者氣道復雜、狹窄,呼吸困難。我們介入團隊在內鏡聯合DSA引導下,進行氣道內腫瘤消融+支架植入術,反復電切、止血、消融、疏通的同時植入支架,歷經近三個小時終于打通了氣道,為進一步治療爭取了時間。
氣管、主支氣管狹窄或梗阻是危及生命的急癥。尤其是惡性氣道狹窄,即由于惡性疾病,包括原發氣道腫瘤、氣道外腫瘤及其他部位腫瘤轉移到氣道時所導致的局部氣道狹窄,部位可累及氣管、隆突、左右主支氣管及中間段支氣管。
常規治療不能直接解決氣道阻塞的癥狀,外科手術治療創傷大且不能反復進行。近年來,隨著支氣管鏡介入技術的發展,因其能夠避免傳統外科手術創傷大、適應癥局限、術后吻合口再狹窄等問題,逐漸成為治療惡性氣道狹窄的主要治療方法。
由于其主要以緩解癥狀、減少痛苦、延續生命、或為后續治療提供時機等為治療目標,大多為姑息性治療。主要包括——
- 腔內消融術:通過多種物理、化學方法使腫瘤組織壞死,減少病灶組織體積。如熱消融(射頻、微波)、冷消融(冷凍)、光動力療法等。
- 機械切除術:硬質鏡前段直接切除、鏟除、吸除或鉗取腫瘤,以快速暢通氣道。
- 氣道擴張術:可通過高壓球囊、硬質支氣管鏡體機械擴張、支架置入等方式。
其中,支架置入是指通過導管將支架送至氣管內的狹窄部位,張開后起到支撐管壁,維持氣道通暢的作用,從而達到改善呼吸功能的目的,主要針對惡性腫瘤引起的氣管支氣管狹窄進行姑息治療,以迅速解除患者呼吸困難的癥狀,為后續治療創造條件和機會。

這是呼吸介入技術中難度風險系數最高的手術之一,其優勢在于創傷小,可幫助患者很好地解決氣管狹窄引起的呼吸急促、氣管食管瘺繼發吸入性肺炎等問題,起到持續擴張氣道的作用,在上述所有方法均不能達到通暢氣道的目的時可選用。

像這位患者因反復咳嗽咳痰,伴胸前區壓迫感,在當地醫院確診為肺癌。因鄰近食管粘連受侵,形成腫瘤-食管、右側支氣管瘺,氣管、右側支氣管局部受壓粘連,管腔不均勻變窄,以至于呼吸困難。在我院,我們在DSA引導下在其食管中段狹窄處放置支架,打通生命的“營養快線”。并根據恢復情況,為其實行氣管腫瘤射頻消融以及支架植入手術,緩解氣管阻塞、呼吸困難的癥狀。術后患者表示,“呼吸暢通,飲食順暢的感覺簡直太好了。”
牛立志專欄 | 氣道狹窄,介入治療了解下!觀看更多原創,牛立志專欄 | 氣道狹窄,介入治療了解下!廣州復大腫瘤醫院已關注分享點贊在看已同步到看一看寫下你的評論
氣道狹窄往往需要根據氣道狹窄的部位、狹窄程度,同時結合原發病、全身情況來制定治療方案,采取鏡下多種手段聯合治療,還要聯合全身有效的病因治療,才能取得良好療效。對于改善生活質量,縮短病程,具有重要意義。
我們介入科團隊在這方面有成熟和豐富的診療經驗。術中麻醉醫生全程配合,支氣管鏡聯合DSA在惡性氣道狹窄中的活檢、吸痰、止血、冷熱消融及支架置入,技術成功率100%,安全且療效滿意,為患者點亮生命之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