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TMZ》雜志報道,女子九球項目的傳奇人物,“黑寡婦”珍妮特·李確診了卵巢癌晚期。醫生認為她的預期壽命只剩下不到一年。目前珍妮特·李已經開始化療,她表示將要把在球臺上的各種解球方案都帶到這場戰斗中去。

卵巢癌是什么?
影響它的因素是什么?
事實上
相比較更高發的“乳腺癌”
已研發出疫苗的“宮頸癌”
有機會逆轉的“子宮內膜癌”
“卵巢癌”進入公眾視野的機會實在太少
今天我們就一起去了解一下卵巢癌吧。
卵巢癌——沉默的殺手
卵巢,是女性身體中最小的器官,卻影響著生老病死,與生育、內分泌、心血管疾病、骨質疏松、壽命都息息相關。它體積雖小卻是腫瘤的好發器官,由于卵巢深藏于盆腔,發病初期很少有癥狀,即使卵巢出現了腫瘤,激素分泌、月經也可能沒有異常表現。因此,它也被稱為女性“沉默的殺手”。

卵巢惡性腫瘤是女性生殖器官常見的惡性腫瘤之一。雖然發病率沒有宮頸癌、乳腺癌等高,但在世衛組織公布2020最新全球癌癥數據中,2020年全球約31萬女性被確診為卵巢癌,其中21萬人因此死亡。
卵巢癌多發于20-50歲,但可病發于各個年齡層女性,最小的只有幾個月大。卵巢癌早期缺乏明顯癥狀,尚未形成成熟的早期診斷方法。同時它的死亡率高,5年生存率不足50%。簡單來說,卵巢癌早期相對易治療,難診斷;但晚期易診斷,難治療。
哪些癥狀的出現需要警惕?
卵巢癌的早期癥狀和體征可能不存在或微妙。在大多數情況下,癥狀在被識別和診斷之前存在幾個月。
第一疼痛。由于腫瘤快速生長壓迫到神經性系統,容易出現腫脹。腹部一側或雙側出現墜痛感。
第二月經不調。常常表現為不規則出血、絕經后再次來月經。
第三小腹出現包塊。出現小腹腫脹,甚至是腹水。
第四消瘦。因為腫瘤的快速生長,消耗過大,導致人體出現消瘦、營養不良。
第五膀胱出現壓迫感。主要是原因腫瘤壓迫到膀胱、直腸,出現尿頻、尿潴留、排便困難等。
哪些人群需要特別注意?
未婚、未育、不哺乳:研究表明,未婚、未育是發生卵巢癌的高危因素,妊娠對卵巢癌似有對抗作用。
初潮早,絕經晚:有報道表明,婦女一生中的排卵周期越多,發生卵巢癌的危險性就越大。因此,初潮早(12歲之前)、絕經晚(50歲之后)也是誘發卵巢癌的危險因素。
家族史:卵巢癌具有家族聚集傾向,因此卵巢癌家族史也是高危因素,如:攜帶BRCA1/2基因突變的健康人群。另外,乳腺癌、子宮內膜癌及直腸癌家族史,也是主要誘因。
環境因素:電離輻射及石棉、滑石粉能增加誘發卵巢癌的機會,吸煙、飲食中膽固醇過高也會增加患癌的風險。
此外,長期壓力過大、精神緊張、反復人流、熬夜、酗酒等因素也會增加卵巢癌風險。
對于平均風險的女性,不建議進行篩查。因為證據不支持減少死亡,并且高誤報率可能導致不必要的手術。
對于有基因突變或家族史等高危女性,應重視一些卵巢癌相關的臨床癥狀。如果在早期接受和治療,卵巢癌通常是可以治愈的。治療方式通常取決于疾病的程度。
如何預防卵巢癌?
曾罹患卵巢癌的細妹(化名),在病重走投無路之時,她遇上徐克成榮譽總院長。在廣州復大的婦科、普外科、泌尿科、介入科、麻醉科、心血管科和呼吸科等專家共同努力下,她順利完成手術,在腹腔中拿出重達55公斤的液體和腫瘤。
而趙英(化名)因咳嗽腹部疼痛到當地醫院檢查被確診為確診為卵巢漿液性癌晚期。在到廣州復大就診后,施娟娟醫師根據她的身體情況制定能達到減瘤效果的介入治療方案。當腫瘤得到控制之后,牛立志院長為趙英進行卵巢癌全切手術。幸運的是,術后幾天的化驗報告,趙英的卵巢癌細胞消失了,一個都沒有。

細妹(化名)

趙英(化名)
無論是細妹還是趙英,每一位女性朋友都要學會保護卵巢,預防卵巢癌的發生。若患上卵巢癌,也要保持樂觀心態,積極配合治療。
1.生育、母乳喂養嬰兒要求適齡;
2.飲食合理,多攝取纖維素,多吃蔬菜水果,做到少脂肪、多鈣質;
3.多運動,保持愉悅的心情;
4.切勿隨便用藥物,勿頻繁使用調經藥及避孕藥等藥物;
5.對有癌家族史者,包括卵巢、乳腺、直腸等處的癌,更應注意定期檢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