胰腺癌是一種惡性程度較高的消化系統腫瘤,由于早期無明顯癥狀、疾病進展快及化療有效率低,患者預后極差,總體5年生存率約8%。近年來由于居民飲食習慣和生活方式的改變,胰腺癌的發病率逐年升高,嚴重威脅人民群眾的生命健康。

胰腺的位置特殊,深居人體腹膜后,且體積較小,很容易被人忽視。臨床上常用的B超檢查對胰腺不是很敏感,常規檢查難以發現胰腺病變,需要用增強CT和磁共振檢查。
由于位置特殊,與其他臟器貼近,一旦胰腺發生癌變,容易侵犯到其他臟器組織,因而會產生一些不典型的癥狀,這些不典型癥狀很容易導誤診。
那么
胰腺癌為什么會誤診
它有什么癥狀呢
上腹疼痛、消化不良
與胃病混淆
腹脹、腹部疼痛是胰腺癌較為常見的癥狀。這種疼痛與普通胃痛不一樣,表現出來通常具有陣發性或持續性、進行性加重的鈍痛,且在飯后會疼痛加劇、范圍擴大。

胰腺的外分泌功能,就是分泌多種消化酶幫助消化。胰腺癌變時消化酶分泌減少,影響消化功能,常常出現食欲不振、惡心、腹脹、腹瀉等消化不良的癥狀,進而導致患者進行性消瘦。
因此,若按胃病治療后如果癥狀好轉不明顯,必須高度注意胰腺癌。
腰痛
與腰肌勞損混淆
胰腺癌侵犯到腹腔神經叢時,會表現出持續性疼痛。身體的上腹部經常出現疼痛,疼痛且輻射范圍較廣,大多向腰背部放射,疼痛在平臥時會加重,在走動時反而減輕。

但此時,病情經常多是晚期。所以,當表現出不明原因的腰背疼痛,在排除了腰肌勞損等疾病時,要考慮是不是胰腺癌才是真正的元兇。
黃疸
與肝病混淆
膽紅素代謝障礙引起膽紅素濃度升高會導致黃疸,臨床上表現為眼睛、皮膚“發黃”。胰頭癌在病程的某一階段可有黃疸,一般胰頭癌黃疸較多見,是由于膽總管下端受到擠壓和侵犯而引起的。

黃疸多屬阻塞性,呈進行性加深,伴有皮膚瘙癢,尿色如濃茶,糞便成陶土色。當出現黃疸,在懷疑是肝病的同時,也應當警惕是不是胰腺癌在作祟。
血糖升高
與糖尿病混淆
胰腺的內分泌功能就是分泌胰島素調節血糖,臨床上有胰腺癌患者出現不同程度的、無誘因糖尿病病史。這是因為胰腺癌變時胰腺對血糖的調節功能下降,血糖升高,這種血糖的改變常常為突發性的。

煩渴、多飲、消瘦本來是糖尿病的重要癥狀,長期患糖尿病的病人近來病情加重,或原來長期能控制血糖的治療措施變為無效,也有可能在原有糖尿病的基礎上發生了胰腺癌。同時血糖的問題又進一步惡化胰腺,影響胰腺的正常功能,形成惡性循環。
發熱
與感冒發燒混淆
在胰腺癌早期階段,患者可能出現間歇性發熱的現象,這很可能與感冒發燒的發熱癥狀混淆。
胰腺癌引起的發熱主要有兩個原因,第一是膽管阻塞造成了繼發感染。第二是癌細胞壞死,引起的吸收熱。
胰腺一旦出現問題,將直接影響著五臟六腑的健康。如果具有胰腺癌的家族史、或者患有糖尿病、長期抽煙、長期酗酒、身材過于肥胖等,這些都可能具有高胰腺癌患病風險。
生命至關重要,所以在日常生活中一定要注意身體的異常變化,盡早去醫院進行就診和相關檢查,這樣能幫我們及時發現早期胰腺癌,盡早進行控制和對癥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