胰腺雖是個小器官,卻是消化系統的重要組成部分,其分泌的胰液有消化蛋白質、脂肪和糖的作用,而其分泌的胰島素,又具有調節糖代謝的作用。

與其他器官一樣,胰腺也會長腫瘤,其中胰腺癌是較難治的消化系統惡性腫瘤,只有10%~15%的患者有手術切除的機會,其中能根治的僅為5%~7.5%,為消化道腫瘤死亡原因的第二位。
胰腺癌病因尚不明確,同時由于胰腺位置隱匿,有資料顯示胰腺癌早期診斷率低于3%,大多數患者發現已經錯過最佳治療時期。
為提高院內以及公眾對胰腺癌核心知識的知曉率,普及科學防癌的理念,3月12日,廣州復大腫瘤醫院召開胰腺癌微創治療專業知識講座。

本次講座聚集“可切除與不可切除胰腺癌的治療方式、微創手術技巧”等,會上牛立志院長、梁冰主任針對胰腺癌的治療方式分別做了《胰腺癌的微創消融》、《胰腺癌的診療進展》方面進行授課。董事長左建生、總經理助理何世銀以及各科主任等領導出席此次講座。

牛立志院長

梁冰主任
此次講座有專家專題報告、微創手術視頻演示、疑難病例解答等多元化內容,為參會者搭建了一個高水平的胰腺腫瘤學術交流平臺。總結本次講座,精彩紛呈:
Part.1
胰腺癌的診療方式
超聲檢查:胰腺癌超聲波診斷的準確性受到操作者的技術、病人肥大的體形和胃腸道氣體的限制。胰腺癌超聲檢查作為CT的補充診斷方法來運用。
CT掃描:這種掃描器不依賴手術,不受病人體形和胃腸道氣體的限制,可確定肝臟轉移灶、淋巴病變和周圍血管侵犯。
細胞學檢查:在CT或超聲引導下的細針抽吸(FNA)細胞學檢查對胰腺癌診斷的準確性可達76%~90%,其特異性幾乎可達100%。
逆行胰膽管造影(ERCP):在確定膽管結石后,對膽管損害進行診斷以及獲取十二指腸和壺腹部癌的組織活檢方面均特別有用。
磁共振(MRI):MRI診斷胰腺癌主要依據腫瘤的占位效應,表現胰腺局限性增大或輪廓或輪廓改變,膽管或胰管擴張,與CT表現相似。
Part.2
胰腺癌的治療選擇
根據不同患者身體狀況、腫瘤部位、侵及范圍、黃疸以及肝腎功能水平,有計劃、合理的應用現有的診療手段,以其最大幅度的根治、控制腫瘤,減少并發癥和改善病人生活質量。

①手術切除是胰腺癌治療的標準治療手段;
②80%~90%以上胰腺癌就診時已無法切除,不能手術切除胰腺癌只能通過化療、放療或放化療同步治療;
③其他治療:微創治療、化療、免疫治療、靶向治療、中醫藥治療等等。
Part.3
微創治療在胰腺癌中的應用
一:納米刀消融治療
作為中國大陸首家引進納米刀的醫院,我院在2015年7月完成全國首例納米刀胰腺癌治療。徐克成教授和牛立志教授聯合主編出版國內第一本納米刀消融著作《腫瘤消融新技術——不可逆性電穿孔》。

相對于傳統消融方式,納米刀消融并不依賴于消融區域內溫度變化,屬于常溫物理消融。對于靠近較大血管的病變,其消融過程中不會受到“熱沉效應”影響,消融覆蓋范圍廣,消融較為徹底,具有安全性、有效性。
對于局部晚期胰腺癌或經新輔助化療后仍不能切除的臨界可切除胰腺癌患者,經過 4~6 個周期誘導化療仍穩定的患者,可使用納米刀消融治療。
二:碘粒子植入術
我院于2003年開始進行碘粒子治療不能切除性胰腺癌的相關研究。

胰腺癌屬低氧性腫瘤 ,對放射線有較強的抵抗性,碘粒子治療胰腺癌,乏氧細胞放射護抗性降低,同時在持續低劑量照射條件下乏氧細胞再氧合,另外碘粒子半衰期較長,植入多粒粒子釋放的射線能有效覆蓋腫瘤以及亞腫瘤區域,對腫瘤起持續放療作用。這特點致使腫瘤細胞因輻射效應遭到最大程度的毀滅殺傷。
三:冷凍消融治療
胰腺癌經皮冷凍術,不僅能夠殺滅腫瘤,激發腫瘤免疫功能,同時降低對大血管的傷害,疼痛感小,并在一定程度上有止痛效果。但胰腺組織小且軟,復雜的解剖結構,使得冷凍探針不易直達病灶。
四:微波消融
微波消融的針體直徑粗、消融溫度高、消融形狀不確定性導致的手術風險較大。
五:射頻消融
由于胰腺屬于腹膜后位器官,所處部位解剖結構復雜,射頻消融治療多通過開放性手術途徑進行。只有在腫瘤可及性良好的情況下才可通過經皮穿刺或內鏡進行。
治療溫度過高時,患者術后容易發生血管及十二指腸損傷;當溫度過低時則容易造成治療不徹底。此外,為了避免治療過程中對臨近重要結構的損傷,一般治療電極需要與重要結構之間保持安全距離,這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其在臨床上的應用。
六:高能聚集超聲消融
相對于其他消融技術,超聲波是一種電離輻射機械波,在操作過程中不需要進行手術暴露或是穿刺引導,是一種無創治療。
因該治療的無創特點,其在胰腺癌的治療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優勢。但由于受胃腸道呼吸運動的影響以及治療區域的組織對超聲波能量吸收未能評價等原因,在胰腺癌治療方面的應用仍需進一步的探索。
牛立志院長指出,被稱為“癌中之王”的胰腺癌治療難度高、預后差,但作為醫生我們最重要的是想著如何去治療、如何去為患者減輕痛苦、如何延長他們的生命。同時系統評估、因人而治、整體規劃、密切隨訪、適度調整這對于胰腺癌的治療也很重要。

通過此次講座,提升了參會者關于胰腺癌相關治療方式的知曉性,拓寬視野,同時也對既往經驗進行總結,結合循證醫學,不斷提高胰腺癌治療的規范化治療水平。
專家介紹

牛立志
主任醫師,副教授
現任廣州復大腫瘤醫院院長。國際冷凍治療學會(ISC)秘書長,亞洲冷凍治療學會副主席。發表國內外論文三百多篇,其中SCI論文81篇,參與編著醫學專著二十多本,主編三本,科研基金共25項。2019年被評為暨南大學首屆優秀醫院院長;2017年7月,牛立志獲得“廣東好醫生”。

梁冰
副主任醫師
腫瘤微創消融治療專家
現任廣州復大腫瘤醫院手術室主任,從事腫瘤專科工作近20年。主持和參與多項科研課題,發表科研論文10余篇,2014年獲得廣東省科學技術進步二等獎。擅長各種腫瘤的診斷及綜合治療,完成各種腫瘤微創消融手術三千余例。對肺癌、肝癌、胰腺癌、前列腺癌等實體腫瘤的氬氦刀、微波刀、納米刀、125I粒子植入等微創消融治療,具有豐富的治療經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