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宵節
元宵節,又稱上元節、小正月、元夕或燈節,是春節之后的第一個重要節日。“元宵佳節人團圓,甜甜蜜蜜春滿間”。南湯圓,北元宵,元宵節吃湯圓是古老的中國傳統節日習俗,寓意是一家人團圓平安。然而,對于住院的患者及家屬來說,在這特殊的日子里能吃上一碗熱氣騰騰的湯圓,顯得尤為溫馨。
2月26日,廣州復大不僅為未能歸家吃飯的員工準備湯圓,還為在院患者及家屬準備了湯圓,讓他們在醫院也能感受到節日氛圍。為了保證湯圓是健康且熱乎的,醫院領導特別囑咐食堂一定要現煮,為患者送去暖暖的湯圓。


一位患者在拿到湯圓時,他表示醫院想得真周到!“感覺就像在家一樣溫暖,這湯圓呀,吃在嘴里,甜在心里!”


吃湯圓
一碗湯圓,一句祝福,一個微笑,讓原本醫院食堂頓時熱鬧起來,歡聲笑語不時傳出。患者李叔很高興地說:“入院幾次,都碰上節日,中秋柚子和月餅,圣誕有活動有禮品,這次元宵還有湯圓,真好。”
一顆小小的湯圓,象征新年里甜甜蜜蜜、全家團團圓圓;一顆小小的湯圓,飽含了每個復大人對患者的真摯關懷;一顆小小的湯圓蘊含了每個復大人對患者的真誠祝福。
一直以來,我院每一次在中外重大節日都會依照傳統習俗為每一位患者精心準備禮物,逢年過節慰問在院患者及家屬已成為醫院的優良傳統。

圣誕節、中秋節、母親節↓


-為患者準備禮物-

醫院內還設佛堂、清真寺、祈禱室,為每位住院患者提供免費營養評估和心理咨詢……旨在提高腫瘤患者生活質量。這也進一步拉近了醫者與患者之間的距離,凝結濃濃的醫患情誼。
湯圓軟糯美味,哪些人不適合吃呢?

無論是湯圓還是元宵,外皮都是由糯米制成的,《本草綱目》記載:“糯米粘滯、難化”。
對于腫瘤患者來說,不管是甜的還是咸的,湯圓還是不要多吃,因為制作湯圓的糯米黏性大不宜消化,吃多了容易導致食欲不振、消化不良的癥狀。
對于病情較重的,胃腸道功能尚未恢復的患者更是不能吃湯圓,如手術后、放、化療后的患者,尤其是膽管、胰腺、肝臟、食管和胃的消化道腫瘤患者。
對于體重過重或高脂血癥、高血壓、糖尿病患者,都不宜過量攝取。花生、芝麻、豆沙等含磷量高,會加重腎臟病患者病情,應特別注意。
對于康復較好,胃腸道消化吸收功能較好的腫瘤患者,可以適當食用一些。但是早上不可以吃,因為早晨腸胃功能較弱,對這類食物難以消化,容易引起反酸的不適癥狀。
吃過湯圓后最好走一走,適當活動一下幫助消化。所以癌癥患者在食用湯圓、元宵的時候要“點到為止”,不要過量食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