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廣州復大腫瘤醫院收到一封封患者一筆一劃手寫的感謝信。在感謝信中,患者以樸實無華的文字講述了自己的就醫過程,字里行間流露著對醫院全體醫護人員的感激,傳遞著濃濃的醫患情。
Part.1 遇到你們,是我的幸運
四川大叔因胰腺癌輾轉于多家醫院,不能手術、化療不耐受的他在一次偶然的機會得知納米刀治療,并于今年4月份來復大接受納米刀治療,也因為這一次的就醫體驗,開啟了與復大醫院的不解之緣,后續復查都是專程“打飛的”過來。叔叔說:“在這里得到的不僅僅是治療,更得到了身心關懷與照顧,求醫路上遇到熱心嚴謹的醫生和關愛入微的護理團隊是他的幸運”。

Part.2 看到你們,我就想笑
廣東奶奶患有肺癌,曾腦梗死的她長時間臥床、壓瘡,無法手術。為尋找新的治療方式,來到我院進行冷凍消融術。住院期間,醫護人員的耐心與關心讓她及其家屬非常感動,在出院之際專門讓家屬寫了一封真誠又充滿正能量的感謝信,以表感激之情。她說,感謝梁副院長帶隊下親自醫治和指導,感謝李主任耐心講解相關病理,讓患者及家屬更好了解病情,感謝護士站的“天使們”經常呼寒問暖,每每看到這些“天使們”總是能有一股親切感,一看就想跟著笑。

Part.3 我無條件相信你們
芬蘭阿姨因上腹部疼痛被確診為肝膽細胞癌,在當地接受多個療程的化療方案后,腫瘤依舊繼續進展。為控制腫瘤,不遠萬里來到中國,來到復大。人生地不熟的她在醫護人員的安撫下,在翻譯人員的溝通下也逐漸放松心情接受治療。入院將近一個月的她,在感謝信中說到:“這里的醫護人員都太友好了,無論她們說什么,做什么,我都是無條件的相信。”語句雖短,但是承載的意義卻是巨大的。

Part.4 只有這里,我沒吵著出院
山西阿叔因舌頭潰瘍長期未愈合到當地醫院檢查,被確診為舌癌,在接受多次化療、放療、靶向藥治療后,療效甚微,甚至還出現張口困難、舌體缺損、說話不清、咀嚼困難等情況。腫瘤控制不佳,身體飽受折磨,生活質量越來越差,讓叔叔覺得應該換個治療方式,為此來到我院就診。住院期間,貼心的醫護人員,緩解的病情,寬心的環境讓他安心的住下來了。其家屬在感謝信中寫道:“只有在這里住院時間是最長的,一到其他醫院就吵著要出院,要回家,你們這里服務態度是真的好,考慮的也周到。看病也是要講究醫緣的,你們這里實在是太好了,我們一定會好好配合醫生護士,爭取早日康復。”

大小不一、字跡各異的感謝信,我們看到的都是對醫護團隊精湛醫術和溫馨護理的感激與肯定。對于醫護人員來說,這些只是日常工作中所做的一些事。但這些微不足道的小事卻溫暖了患者,讓患者銘記于心。
一句謝謝,一個笑容,皆是對全體醫護人員的一種激勵和促進,也是醫院今后不斷提高醫療技術水平和服務能力的強大動力。醫院將不斷優化醫護能力,熱情待患,真情暖患,做一個有溫度的醫護人員,讓患者及家屬感到醫院不是只有病痛,還有溫暖和感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