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飯?
沒時間、懶得做、不會做……
各種原因?qū)е略S多人很少做飯
外賣、下館子成為生活常態(tài)
不過美味和便捷的背后
卻藏著健康隱患
近日,武漢科技大學與美國愛荷華大學公共衛(wèi)生學院聯(lián)合開展一項涉及3.5萬美國人營養(yǎng)健康情況的調(diào)查顯示,與經(jīng)常在家吃飯的人相比,經(jīng)常下館子(每天餐館就餐2次或更多)的人,全因死亡率增加49%。其中,心血管疾病死亡率增加18%,癌癥死亡率增加67%。研究提示:經(jīng)常在外吃飯可能不是一種健康習慣,相反,鼓勵人們多在家做飯。

老下館子危害這么大?
怎么回事呢?
調(diào)查結(jié)果顯示,與在家烹飪的食物相比,餐館的飲食能量密度、脂肪和鈉含量較高,但水果、蔬菜、全谷類食品和膳食纖維和抗氧化劑等保護性營養(yǎng)素含量較低。主要體現(xiàn)在以下幾方面:
1 油多鹽多
餐館烹制的飯菜多是重口味,除了直接放入的食鹽外,還有各種醬、雞精、腐乳、腌菜、蠔油等調(diào)料。若長期攝入高鹽食物,會增加患高血壓和痛風的風險。此外,一些腌制的蔬菜,含亞硝酸鹽,可能和蛋白質(zhì)食物中的胺類物質(zhì)合成致癌性較強的亞硝胺,增加胃癌風險。
2 肉多菜少
我國居民膳食指南推薦,成人居民每日攝入畜禽肉類應(yīng)控制在40-75g之間,而在外就餐一頓可平均吃進120克肉類,再加上水產(chǎn)50克以及蛋類,動物性食品攝入總量較高。人們攝入過多肉,增加超重或肥胖風險,易患高血糖、高血壓、高血脂、高尿酸等代謝綜合征,如果長期得不到控制,將會使因動脈粥樣硬化引起的心腦血管疾病患病率大增,甚至是惡性腫瘤的高發(fā)。
3 主食少而精
人們下館子更加偏愛精細制作的點心和面食,使碳水化合物供能比偏低。專家提醒,如果長期這樣吃,容易導致慢性病高發(fā)。
4 高溫烹飪
餐館為了做飯好吃,烹飪方式多用油炸、煎制、燒烤。有些商家為節(jié)約成本,油會反復使用,多次加熱易形成反式脂肪酸,增加致癌物形成。蛋白類和脂類食物經(jīng)高溫加工后,會產(chǎn)生雜環(huán)胺類物質(zhì)。比如直接用火烤制的肉食,烹調(diào)時可達200℃,會生成“3,4-苯并芘”等物質(zhì),誘發(fā)大腸癌、乳腺癌、膽囊癌等。
除此之外,餐具不衛(wèi)生,可引起細菌傳播導致疾病發(fā)生等。不分餐的桌餐,會增加幽門螺旋桿菌的傳染,引發(fā)胃炎或者胃潰瘍,甚至可能增加患胃癌風險。
這,還能下館子嗎?
當然能!但在外就餐時一定要有自我保健的意識,改變點菜觀念,可參照以下原則,讓自己吃得健康些。
一 餐館點菜搭配比例最理想是一葷配三素,食材盡量豐富一點。如果點了含油多的菜,可用開水涮一下再吃。
二 建議餐前點些花茶、大麥茶或清淡的湯品,也可以吃些小黃瓜、圣女果等小菜,然后按蔬菜、主食、肉的順序吃,這樣更有助于遵循“多吃蔬菜和谷物,適量肉類”的均衡飲食結(jié)構(gòu),餐后少食高糖、高油的甜品。
三 經(jīng)常飲宴者應(yīng)減少飲酒頻度,每周下館子不超過3次,高度酒不超過1次,注意不要勸酒灌酒,避免空腹飲酒,不要吃連席。
雖然在外就餐簡單方便
但還是盡量在家吃飯吧
畢竟自己家里
做出來的飯菜才更可口